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幸福生活講座結束後,全體合影。(前排右起)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、北埔村村長黃淑貞、新城分會會長廖秋月。(前排左二)為與談人之一,前新城鄉戶政事務所主任劉毖稜。 人間社記者何大財攝
圖說:幸福生活講座結束後,由新城分會會長廖秋月帶領大眾恭讀大師〈晨起祈願文〉,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。(前排右起)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、北埔村村長黃淑貞、新城分會會長廖秋月、新城分會督導陳家鈴、前新城鄉戶政事務所主任劉毖稜。 人間社記者何大財攝
圖說:「一社區一蓮花」論壇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(左)主持,右為與談人之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城分會劉建忠。
人間社記者何大財攝
圖說:與會貴賓北埔村村長黃淑貞分享自己的快樂哲學。 人間社記者何大財攝
圖說:幸福生活講座與談人,前新城鄉戶政事務所主任劉毖稜(左)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城分會曾麒庭(右)。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
圖說:幸福生活講座結束後,聽眾姜美林回饋,用佛法為客戶解決兄弟姐妹間紛爭。 人間社記者何大財攝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 暢談樂活人生之道
2023-10-30
「你快樂嗎?」為落實讓佛法走入社區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新城分會,10月28日「一社區一蓮花」幸福生活講座,綻放於花蓮芥菜種會,以論壇方式探討如何創造「樂活人生」議題,吸引北埔村村長黃淑貞及許多佛光人與社區民眾到場聆聽。
「一社區一蓮花」論壇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主持,邀請前新城鄉戶政事務所主任劉毖稜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城分會曾麒庭、劉建忠等3位與談人。
戴慶華引言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不僅是佛教界的領袖,更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哲學家,在此引用大師的智慧,探討「樂活人生」的真諦。樂活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,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,教導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及欣賞生命中的每一刻,並與他人建立深厚的連接。藉由大師的智慧引導,讓每個人都能活出一個更有意義、更充實的人生。
隨後3位與談人分別就論壇主題「樂活人生」,選一篇大師撰寫的文章,與大眾分享文章內容及重點。
劉建忠分享大師在〈我是佛〉中,承認「我是佛」能有六個好處,分享18歲時閱讀大師的《釋迦牟尼佛傳》,開啟學佛因緣,至今學佛35年。佛曾說,見法即見如來。藉由深入經藏,了解六度萬行的修持法門。並以「感恩、無私、捨得、放下」作為自己修行的座右銘。
劉毖稜分享〈生活的解脫〉,分享他此生遭受最大的挫折,學習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兒子,27歲時發生嚴重車禍,中樞神經受創,導致重殘,至今已7年,仍全身癱瘓。當時轉院3次連續住院5個月。本可向肇事者求償逾千萬賠償,基於一念悲心,不想毀掉另一個家庭,僅向對方求償首筆住院費一個半月的醫藥費30萬,7年來龐大醫療費的支出及精神上的折磨不在話下。他認為「快樂的鑰匙要握在自己手上」,看得透、想得開、放得下,是解脫自在的妙方。
曾麒庭以〈放光〉分享自己至親遇到婚姻的背叛,陷入人生低潮險些輕生。用因緣觀、因果觀、緣起性空的佛法慈悲安慰規勸,使對方釋懷放下,走出陰霾。他引用大師說,有佛法就有辦法。認為,放光就是每個人先點亮自己的心燈,進而點亮別人的心燈。
戴慶華結語引述大師說,佛光山是歡喜山,佛光山是給出來的,常言道「有捨才有得」,祝願大家在學佛路上,都能藉由佛法的力量,克服生命中的許多無常,從利他中也能自利。論壇結束後,由新城分會會長廖秋月帶領大眾恭讀大師〈為晨起祈願文〉,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。
「一社區一蓮花」論壇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主持,邀請前新城鄉戶政事務所主任劉毖稜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城分會曾麒庭、劉建忠等3位與談人。
戴慶華引言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不僅是佛教界的領袖,更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哲學家,在此引用大師的智慧,探討「樂活人生」的真諦。樂活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,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,教導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及欣賞生命中的每一刻,並與他人建立深厚的連接。藉由大師的智慧引導,讓每個人都能活出一個更有意義、更充實的人生。
隨後3位與談人分別就論壇主題「樂活人生」,選一篇大師撰寫的文章,與大眾分享文章內容及重點。
劉建忠分享大師在〈我是佛〉中,承認「我是佛」能有六個好處,分享18歲時閱讀大師的《釋迦牟尼佛傳》,開啟學佛因緣,至今學佛35年。佛曾說,見法即見如來。藉由深入經藏,了解六度萬行的修持法門。並以「感恩、無私、捨得、放下」作為自己修行的座右銘。
劉毖稜分享〈生活的解脫〉,分享他此生遭受最大的挫折,學習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兒子,27歲時發生嚴重車禍,中樞神經受創,導致重殘,至今已7年,仍全身癱瘓。當時轉院3次連續住院5個月。本可向肇事者求償逾千萬賠償,基於一念悲心,不想毀掉另一個家庭,僅向對方求償首筆住院費一個半月的醫藥費30萬,7年來龐大醫療費的支出及精神上的折磨不在話下。他認為「快樂的鑰匙要握在自己手上」,看得透、想得開、放得下,是解脫自在的妙方。
曾麒庭以〈放光〉分享自己至親遇到婚姻的背叛,陷入人生低潮險些輕生。用因緣觀、因果觀、緣起性空的佛法慈悲安慰規勸,使對方釋懷放下,走出陰霾。他引用大師說,有佛法就有辦法。認為,放光就是每個人先點亮自己的心燈,進而點亮別人的心燈。
戴慶華結語引述大師說,佛光山是歡喜山,佛光山是給出來的,常言道「有捨才有得」,祝願大家在學佛路上,都能藉由佛法的力量,克服生命中的許多無常,從利他中也能自利。論壇結束後,由新城分會會長廖秋月帶領大眾恭讀大師〈為晨起祈願文〉,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。
最新消息
南華大學韓國33觀音巡禮二部曲再獲好評 頒聘4位韓國榮譽顧問
2025-11-23佛光會108間房舍安僧信 緬甸災後重建展現希望之光
2025-11-23【星雲大師全集20】佛教管理學.人間佛教的「治心十法」②
2025-11-23花蓮佛光人跟著大師辦教育 送福田「做就對了」
2025-11-22宿霧跨宗教「翻譯與真理」 聖卡洛大學與佛光山再合作
2025-11-22豐原佛學講座 通往佛道的起點
2025-11-22北卡Norwayne中學參訪佛光山 體驗中華文化與佛法智慧
2025-11-22理查遜學區舉辦多元文化之夜 佛光攤位展現中華傳統魅力
2025-11-22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
2025-11-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
2025-11-22
相
關
消
息







